
![]() |
-
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
相對于后面的劇情而言,第一場是全劇最為熱鬧、活潑、輕松,最為花團錦簇的一場戲。柳永在這一段中是浪漫、瀟灑、癡憨、率性、多情的。這一場表現的是柳永在當時的首都東京(汴梁)最有名的擷芳樓的生活片段。[詳細]
-
忍把浮名,換了淺斟低唱
在面圣時,皇帝一句“你去填詞吧”,激發出了柳永對自己詞作的恨意。此時,我將情感瞬間爆發出來,在一種近乎失去理智的狀態下撕毀拋棄了“皇帝”遞給我的《鶴沖天》詞;但看到碎片落地時,我又慌亂地把這些它們撿了回來,并緊緊抱在懷里——因為這是命啊![詳細]
-
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
《雨霖鈴》是本劇的重頭戲,也是主要以唱功來進行人物塑造的一場戲。柳永因為要去江南干謁,所以被迫和自己的朋友們分手,特別是要與自己一生中最愛的歌伎蟲娘分手。在交通不便的宋代,這一別,就不知何時才能重逢。[詳細]
-
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
在《望海潮》中,柳永最終是失意了,他不得不狼狽離去。在下場時,我借鑒了京劇馬派傳統劇目《趙氏孤兒》中程嬰的臺步動作,戴著斗笠、披著斗篷,一步三頓地走出觀眾的視線,用京劇老生的形態表現出柳永的落敗。[詳細]
-
一曲陽關,斷腸聲盡,獨自憑蘭橈
這一場主要是展現愛情的復雜。失意的柳永重返舊地,心情復雜。此處的舞美設計匠心獨具,劉杏林先生在第一場擷芳樓環境的基礎上,加了一層紗而我則圍繞著這層紗踱步、撫摸、環視,然后繞行一圈,用以表現柳永欲將擷芳樓的每個角落都再看一遍的過程。[詳細]
-
嘆年來蹤跡,何事苦淹留
這是全劇的另一個重要場次。此時的柳永已經步入晚年,因為我的表現重點放在了柳永的病態上。在這一場中,我對自己最大的突破就是選擇以老生應工,并在造型上放棄原來黏貼式的胡子,改用髯口。這樣一來,便增加了捋髯、彈髯、托髯等動作。[詳細]

核心提示: 他是大宋帝都娛樂圈的“音樂大咖”,初入風月場中的姑娘,要想出人頭地,紛紛投桃報李,各種被潛規則;他是一呼百應的大V,大筆一揮,長 |

-
你有你的婉約風流 我有我的素雅文靜
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,與王君安素雅文靜的舞臺形象比較符合,而且柳永和王君安都有漂泊的人生經歷。柳永一生都在追求他的事業和仕途,但是一直遇到挫折,而王君安遠離家鄉多年,也沒有安定的生活。這讓王君安和柳永有了一種神交般的默契,開啟一段超越時空的對話,走進主人公的心靈。[詳細]
-
謙謙君子詩書來 溫潤如玉凡亦圣
尹派藝術像一本詩書,薛濤箋和著紫毫彤,每一頁都藏有一個儒雅君子,讓你忍不住翻開,慢慢咀嚼,慢慢品賞。王君安就是這樣一位從詩書里走出來的君子。她16歲便以一出《紅樓夢》蜚聲上海灘,從此站在了越劇舞臺的中央。[詳細]
-
無情未必真丈夫 多情總被無情惱
柳永首先是個讀書人,出身官宦,聰穎伶俐,少時便做《勸學》文,贏得“神童”的稱號,等待他的似乎是一條平坦的治國平天下的仕途之道。然而他還是一個多情郎,多情到為情廢了仕途,他從老家福建到東京赴試,一路逍遙,卻一路留情,逍遙無意,留情卻真[詳細]
